冰與火打造出的奇觀:蘇格蘭高地(三) 天空島老人山與仙女池

冰與火打造出的奇觀:
蘇格蘭高地(三)  天空島老人山與仙女池

我們在波特里(Portree)住的是民宿。據導遊說,這裡早年人口外移非常嚴重,1995年後大橋開通,旅遊業開始興起,當地人紛紛把房子改成民宿出租。

民宿主人準備的早餐,算是傳統英式早餐的改良版吧。其實英式早餐這給我一種不太協調的感覺,炒蛋、蕃茄和蘑菇好像沒有辦法搭著吃,或至少是搭著吃沒什麼加分。

小鎮的碼頭旁有幾家海鮮餐廳,但現在是淡季,所以大都暫停營業。在這拍照時,有位當地老人說這條馬路不能停車(雙線道),導遊說這裡是黃線,暫停一下不要緊,不過我們還是看了一下就上車了。後來導遊開始說他家附近的老人也是這樣,拿了政府福利沒事幹,專愛管這類閒事,必須跟對方據理力爭,省得對方以為你好欺負...

遠方的山峰,就是著名景點:斯托爾老人山(The Old Man of Stor),從波特里出發約半小時,就可以到達步道入口。島上原以畜牧業為主,牛羊就在這樣的原野上隨意漫步。

西伯利亞冷鋒南下,在歐洲多處形成大雪,但它並未影響到蘇格蘭西高地,這裡是個難得的大晴天。儘管如此,氣溫還是滿低的,只有攝氏兩度左右。

從山腰上俯瞰,原野景觀盡受眼底。

奇峰怪石遍布,似乎是遠離文明世界甚遠的地方,
才能看到這般景象。

《普羅米修斯》與《變形金剛五》都有在此取景,前者可參考下列影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95PYiOqRfs

半路上可以看到結冰的小湖,可能是它四周有岩石
擋住不少陽光,所以湖邊還有厚厚一層積雪。

蘇格蘭高地的景觀,可說是冰與火相互作用下的結果:火山噴發形成丘陵與山脈,加上冰河的縱橫侵蝕,營造出了山峰形狀的奇詭多變。不僅如此,當初侵蝕作用所切割下來的巨石,在冰河迅速融化後,由於無法被水流帶走,被遺留下來而成為了冰與火的見證。

走到山的另一側,看不到積雪,而且有人工造林,和山的這一邊似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。步道似乎還可以繼續往上走,但積雪未消、道路又越見陡峭,加上寒風陣陣,還是趕緊下山吃午餐去吧。一來一回,也走了約三個小時。導遊告訴我們,一般遊客通常也就只走到這裡了,夏天時會有人在山上紮營過夜,當然,那就要背許多器材與物資上來了。

最後來一張自拍!

在回小鎮吃午餐之前,途經一道沿海瀑布:晴空萬里之下,滿山枯黃原野。海風長驅直入,水霧逆向紛飛。崖邊被霜染白,遠望海天蒼茫之際,一彎彩虹悄悄出現。推敲了一會,才發現海風極大,把瀑布的水反過來往岸上吹,水滴紛紛落在附近。低溫使得海岸潮濕之處結成白霜,而陽光在水滴上折射的結果,就是這彎小小的彩虹。

瀑布的水不時地被海風吹打,可以看到峭壁上也結了不少霜。

回到波特里小鎮吃午餐。這是蘇格蘭高地的特色菜餚:哈吉斯(Haggis),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食譜的記載,是用羊內臟剁碎混合燕麥和香料製成的,傳統上是填在羊胃裡,在蘇格蘭的許多餐館都有供應。為了迎合遊客的口味,相信它的做法已經有過大幅改良。我們面前這道哈吉斯,就下了非常重的胡椒,幾乎吃不太出來有什麼羊的味道,旁邊的配菜是馬鈴薯泥與蕪菁甘藍泥。

下午再到仙女池(Fairy Pool)走走。今天雖然陽光普照,但溫度始終在兩度左右徘徊,加上風大,體感溫度恐怕更要低上許多...而且仙女池位於兩山之間的低處,陽光無法完全照到。

仙女池位於一條小溪中,近日溫度還很低,
溪水有許多部分還是結冰狀態。

溪水似乎是來自於融雪。

這裡便是仙女池所在地,夏季的色彩想必會豐富
鮮豔許多吧,但現在卻格外給人一種蒼茫的感覺。

溪面上僅管結了大面積的冰,底下的水流卻依然持續著,有的地方碎裂成這個樣子,也不知是什麼因素造成的。這個造型,很像是教堂中的馬賽克玻璃,若有陽光映照,想必更為燦爛奪目。

回程時拿起了路邊一塊結在草上的冰,它呈現出柱狀結構,相當有趣。此時已經傍晚,溫度又下降了些,還是趕快回住處休息吧。

晚上回到波特里,去超市買了烤雞翅來搭配當地自釀的Ale。
當地的Ale有四款,這支藍色的頗合我胃口。

2018.2.28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