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第與他的未竟創舉:西班牙巴塞隆納(五) 桂爾公園與聖家堂
高第與他的未竟創舉:
西班牙巴塞隆納(五) 桂爾公園與聖家堂
西班牙巴塞隆納(五) 桂爾公園與聖家堂
今天本來要去聖家堂+桂爾公園,但早上有點悠閒過頭,吃了咖哩飯才出發,到了現場已經遲了一個小時,被拒於門外...這個故事告訴我們,聖家堂的線上訂票是不能遲到的,否則就得像我們一樣重買...
既然如此,就直接去桂爾公園吧。聖家堂和桂爾公園都在地鐵五號線上,但聖家堂就在地鐵站旁邊,而桂爾公園則要出站後再走十五分鐘左右才能抵達。桂爾公園還滿大的,中間由高第設計的部分要收費,週圍的綠地則可以自由出入。我們從上方的山坡進入收費區,參觀路線是環狀的,所以從哪裡進入都差不了太多。
【入場價格】
成人7.5歐。
【開放時間】
1/1到2/16,8:30-18:15;2/16到3/24,8:30-19:00;
3/25到4/29,8:00-20:30;4/30到8/26,8:00-21:30;
8/27到10/27,8:00-20:30。
【公共交通】
地鐵El Coll-La Teixonera站(Line 5)
地鐵Lesseps站(Line 3)
【官方網站】(訂票,現場買票8.5歐)
https://www.parkguell.cat/en/
第一站是洗衣婦長廊,據說此長廊有個地方很像洗衣婦...
但我們還真沒看到。
但我們還真沒看到。
桂爾公園位於山坡上,洗衣婦長廊的上方也有步道。不知是否刻意而為,長廊的柱子對應到上方的棕櫚樹,好似透視了棕櫚樹位於土壤中的根部。
桂爾公園,其名出於當時的工業大亨桂爾,他出資請高第(Gaudí)打造私人宅邸。說宅邸也許不太適當,因為在一開始的設計理念裡,整個地塊會充滿植物與各式造景,建築物只佔到六分之一而已。不僅如此,有些區域是打算向公眾開放的,甚至有公共市場的設計。然而,桂爾公園其實是高第的未竟之作。桂爾過世後,其家族不願意再繼續投資,不僅斷絕金援,更將它賣給了巴塞隆納市政府。高第於是專心搞他的聖家堂去了。後來市政府把此地規劃成公園,向公眾開放,許多節慶和博覽會都曾在此地舉辦。
這是桂爾公園的正門口,此建築的造型有點像糖果屋呢...它原本是門衛室,如今做為展覽室,說明桂爾公園的歷史,包括一些桂爾和高第的生平簡介。許多人在此排隊等著進入參觀。
好像沙龍照...
這隻神情生動的馬賽克拼磚蜥蜴,可說是桂爾公園的招牌,許多明信片都以它為背景。或許也就因為如此,這裡是全公園裡最多人排隊拍照的地方了...
爬上樓梯,到了蜥蜴上方的平臺,視野還不錯,
可以看到幾公里以外的海洋。
可以看到幾公里以外的海洋。
在座椅上曬太陽取暖,這裡的拼磚也頗有巧思。高第在桂爾公園大量運用了拼磚,各處拼磚的花色皆不重覆,若論所拼出的圖案,應該有百種以上。不知這些花色是否出自於高第本人的發想,它們的製作,恐怕又是另一門大學問。離開收費區後,有許多遊客選擇漫步到更高處觀景。整個公園其實並不大,時間充裕的話,倒是可以閒逛一番。
時值二月下旬,有些樹已經開花了。
還在路邊看到不知名的植物,從葉子中間長出花來?
最後看一眼巴塞隆納的市景,就隨意找一條路下山了。
晚上去了一趟畢卡索美術館,每星期四晚上免費,但免費的總是比較熱門,還是要記得線上訂票!在現場看到不少因為沒有事先預定而向隅的民眾,實在有點可惜。畢卡索是西班牙人,少年時期讀的就是巴塞隆納的美術學校,可能也就因為如此,這裡有他少年時期的許多作品。雖然我們並不懂畫,只能跟著看個熱鬧吧。
【入場票價】(包含藏品與定期展覽)
成人12歐。
免費時段:星期四18:00-21:30、每月首個週日、5/18、9/24。
【開放時間】
週二、三、五、六、日,9:00-19:00;
週四,9:00-21:30;
週一閉館。
【公共交通】
地鐵Barceloneta站(Line 4)
【官方網站】(訂票)
隔天早上,第三次來到聖家堂...總算真正進去了!記得不要遲到啊...
【聖家堂】(La Sagrada Família)
【入場票價】
成人15歐,語音導覽、真人導覽、高第住宅博物館(不在聖家堂,在桂爾公園旁)、登塔等另外加收費用。
【開放時間】
11月到2月,9:00-18:00;3月,9:00-19:00;
4月到9月,9:00-20:00;10月,9:00-19:00。
【公共交通】
【聖家堂】(La Sagrada Família)
【入場票價】
成人15歐,語音導覽、真人導覽、高第住宅博物館(不在聖家堂,在桂爾公園旁)、登塔等另外加收費用。
【開放時間】
11月到2月,9:00-18:00;3月,9:00-19:00;
4月到9月,9:00-20:00;10月,9:00-19:00。
【公共交通】
聖家堂還在建造當中,1882年始建,預計2026年完工。它之所以如此出名,除了是高第遺作之外,教宗本篤十六世還曾於2010年親自造訪,並將這裡冊封為宗座聖殿。聖家堂所謂「聖家」,是指聖家族,包括聖母瑪莉亞、聖子耶穌以及聖約瑟夫,瑪莉亞是處女懷孕生了耶穌,所以約瑟夫算是耶穌的養父。聖家堂的發想,是從一個宗教團體Asociación Espiritual de Devotos de San José開始的,出於某些因素,他們極力想要建造一座高大的教堂。不過他們的資金來源,一直是靠自由捐獻,這也是建造過程如此漫長的原因之一...
聖家堂共有三個立面:誕生立面(1892-1930)、受難立面(1954-1977)與榮耀立面(未完工),代表了耶穌生命中的三個重要階段。這裡的確是巴塞隆納最出名的景點...遊客多到爆炸。聖家堂的每個立面各有四座鐘塔,共計十二座,分別代表十二使徒。建築的中央則有六座高塔,其中四座代表聖經四福音書的作者:馬太、馬可、路加以及約翰,一座代表瑪利亞,一座代表耶穌。代表耶穌的高塔有170公尺,是整座建築的頂端。
門前的海龜看來被壓地喘不過氣來...
聖家堂原本是由另一位建築師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所負責,但開工後一年他就因成本問題而辭職了,改由高第接手。在原本的設計裡,聖家堂是一座後哥德式建築,但高第懷抱強烈的野心,他嘗試了嶄新風格,反映出了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。
聖家堂採用了大量的彩色拼貼玻璃,冷暖色系兼備,
給人一種截然異於俗世的感覺。
給人一種截然異於俗世的感覺。
色彩繽紛的漸層。
這一側是暖色系。
陽光透各式玻璃窗而入,在教堂內映出了千變萬化的色彩,可見高第當初在設計時,就已充份考慮到如何運用自然光線了。這和外觀的雄偉壯闊比起來,又是另外一番巧思。
走到教堂後方,有一處可以看到地下聖殿,那就是高第長眠之處。高第在結束桂爾公園的工作之後,就一心一意投入聖家堂的建造,甚至還搬到工地來住。1926年6月,高第被電車撞倒,受了重傷,三天後去世。這位天才建築師可說是巴塞隆納的代表人物之一,他一生的重要作品幾乎全在巴塞隆納,其中更有七件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中。
步出教堂外,參觀受難立面,這裡描述了耶穌受難的故事。一旁柱子的設計靈感,來自於樹枝的分叉,也有些類似肌肉的節理。
這是高第設計聖家堂的最終版模型。參觀完教堂內部後,旁邊還有一些展覽,解說高第建造聖家堂的詳細過程,譬如模型製造、彩色玻璃切割與來自動植物的靈感等等,也相當值得一看。這裡的聖家堂縮小模型共有三個,分別代表,前、中、後期。前期是最初那位建築師的設計,中、後期則是高第的設計。從這三個模型的比較之中,更能看出高第的創意有多麼大膽。
出了聖家堂,走回住處整理行李,準備飛往愛丁堡。
2018.2.22-23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