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王治下的古典現代:英國倫敦(一) 市區漫步

女王治下的古典現代:英國倫敦(一)  市區漫步

今天先到萊斯特廣場附近的售票亭,購買晚上音樂劇的票。許多遊客到了倫敦都會想來個劇場體驗,通常票券可以在網路預定通常也有不錯的折扣,但售票網站會收取一些手續費。官方的售票亭則沒有手續費,可以現場買到便宜的、今明兩天的票,通常有著六折以上的優惠,對於沒有太多時間限制的人而言,無疑是個好選擇。TKTS官方售票網站,去之前可查詢票價:https://officiallondontheatre.com/tkts/

往南直行會到特拉法加廣場,這裡是英國人於節日慶典和政治示威時的聚集之處。照片左側是納爾遜紀念柱(Nelson's Column),紀念死於特拉法加海戰(Battle of Trafalgar)的上將納爾遜。1805年10月,拿破崙意圖跨海進軍英國本土,雙方主力在西班牙外海正面對決,法國海軍幾乎覆滅,英國則再度展現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。

這裡是交通樞紐,行人來去匆匆,
綠燈的圖案似乎代表了同性平權?


再往南走,途經皇家騎兵博物館(The Household Cavalry Museum),門口有兩個騎士站崗。騎士努力想讓馬兒乖乖待在原地,旁邊有一堆遊客想跟馬拍照,我不敢靠太近,怕馬會感到不安。果然之後有兩個妹子靠近拍照,馬一直想轉過頭去瞧個清楚,而那位騎士只好緊握韁繩控制馬兒保持原有姿勢。


唐寧街十號是英國首相的住所。這一天有人在馬路對面抗議土耳其在戰爭中犯了危害人類罪(Crime against Humanity),因為土耳其攻擊庫德族,連帶傷及老幼婦孺,但歐盟官方認為土耳其是正當防衛自己的國界。後方隱隱能夠看到泰晤士河對岸的倫敦眼摩天輪。

再向前就會到國會廣場(Parliament Square),它的四週皆是重要設施,東側為國會與大本鐘,北面是白廳(行政機構),西面是最高法院,南面則是西敏寺。其中,西敏寺(Westminster Abbey)始建於西元960年,後經多次增建,是英國王室登基典禮以及婚喪儀式舉行之處,也是許多名人(如牛頓)的埋骨之所。舊稱大本鐘(Big Ben)、現稱伊麗莎白塔(Elizabeth Tower)的國會附屬鐘樓,於1858年建成,亦是倫敦的招牌地標,現在被整個圍起來整修。


廣場上有許多政治家塑像,除了這位帶領英國打贏二戰的
邱吉爾以外,還有甘地、林肯與曼德拉等。


由於打算走到倫敦塔與塔橋那裡去,過橋之後,沿著泰晤士河一路直行。河邊有許多設施,包括倫敦眼摩天輪、水族館、倫敦地城等...還經過了幾個劇院與舊書攤。橋旁的國會大廈,是電影與明信片常常出現的場景。



倫敦眼(London Eye)本是慶祝2000年到來的暫時性建築,所以它又被稱為千禧之輪(Millennium Wheel),但由於太受歡迎,遂被保留下來,成為倫敦的地標之一。官網:https://www.londoneye.com/


千禧橋於2000年6月開放,只供行人通過,也是哈利波特電影第六集的取景地。全橋僅用Y型橋墩支撐,這項創舉導致了一個搞笑結果:當許多人一起行走時,會產生強大的共振,使得整座橋晃蕩不已,所以僅僅三天就只得封閉起來改修...兩年後才又重新開放。


遠方可以看到碎片大廈(The Shard),它是英國最高的建築物,高309公尺。中間的橋即是倫敦橋,就是被唱衰「倫敦鐵橋垮下來」的那座...我們一路走下來,少說也經過了四五個碼頭。如今雖然因為產業改變,使得貨運不再如此繁忙,有些碼頭也停用了,但河上還是時常可以看到各式船隻的往來。

接著到了位於倫敦橋南側的博羅市場,這是倫敦規模最大、歷史最久的食品市場,肉舖、海鮮店(有賣現食生蠔)與麵包店自然少不了,也有專賣啤酒、葡萄酒和各式香料粉的,但價格實在挺高...下午三點,人潮還是不少。

【博羅市場】(Borough Market)
【入場票價】
免費入場。
【開放時間】
週一、二,10:00-17:00(Limited Market);週三、四,10:00-17:00(Full Market);
週五,10:00-18:00(Full Market);週六8:00-17:00(Full Market)。
【公共交通】
地鐵London Bridge Underground Station站(Line Jubilee、Northern)
【官方網站】(有地圖)
http://boroughmarket.org.uk/


葡萄牙風豬肉三明治,跟愛丁堡的Oink很像,裡面還會放烤過的豬皮,但是有點硬...印象中要價6英鎊。


某種餅+鷹嘴豆泥(Hummus),鷹嘴豆泥是中東料理,通常用鷹嘴豆(Chickpeas)混合芝麻醬與橄欖油製成,也有人會加大蒜、檸檬或辣椒,每個地方的食材比例不盡相同。它的歷史極為悠久,至於究竟起源於何地,幾個國家還在爭論不休...

懷疑自己有沒有看錯...兔肉在歐洲似乎不稀奇,巴塞隆納的店家會把整隻玻好皮的放在冰櫃裡賣。但這裡好像是把帶皮的死兔子綁起來吊在門邊...


去年的國家炸魚薯條獎冠軍?好像有點實力。

繼續沿河邊走。泰晤士河(River Thames)是英格蘭最長之河流,除了航運以外,許多水上運動也在舉行。河岸步道是市民與遊客閒暇時的好去處,但在工業革命時期,環保觀念尚不發達,廢水與排泄物全部往河內傾倒的結果,引發了多次霍亂疫情,在1832-1865年間死了幾萬人。河邊的說明板上寫著,當初政府還不得不因此開放讓小孩喝酒精性飲料,以免骯髒的飲水影響健康。

特別是1858年那個特別熱的夏天,細菌大量繁殖而發出濃烈惡臭,嚴重到連國會和法院都無法運作,甚至有人提議把國會遷到上游避難...此一事件被稱為「大惡臭」(Big Stink),促使英國開始建造現代的汙水處理系統。當時許多人認為惡臭是霍亂的傳染途徑,但後來證明,水質才是更為根本的原因。


右側是造型優美的倫敦塔橋(Tower Bridge),1894年正式開通,因鄰近倫敦塔(照片左側)而得名,是座能夠打開讓船隻通過的橋樑。按規定,水上交通比公路交通有優先權,但1997年時,這個規定幾乎造成了一場外交災難...由於行程延誤,美國總統柯林頓的車隊在行經此橋時,正好碰上遊船通過,橋面升起,車隊被硬生生地一分為二...好萊塢電影看多了就知道,要暗殺美國總統,就得先想辦法把他的車隊擋在某處不動。


沿塔橋過河,前方右側即是倫敦塔(Tower of London),它是座歷史悠久的堡壘,完工於1066年,是征服者威廉取得英格蘭後為了鞏固諾曼人統治而建的。除了堡壘與宮殿以外,這裡還曾用作軍械庫、鑄幣廠、刑場、天文台、避難所等。不過,它最有名的用途還是監獄,伊莉莎白一世(領導英國擊敗西班牙成為海上霸主)在姐姐瑪麗一世(即血腥瑪麗)統治時,就是被囚禁於此地;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還關過不少德國間諜,包括納粹副元首赫斯...

1941年5月10日,赫斯上了飛機逕飛倫敦,直嚷嚷說自己奉了元首密令來和英國和談。有人跟邱吉爾報告,赫斯跑來和我們和談呢!邱吉爾說,你是說我們什麼都沒幹,就抓到了希特勒的副手嗎?赫斯直接被關了起來,戰後被判終身監禁,1987年去世,而納粹則從未承認此行動有官方授權,甚至宣稱赫斯是精神病發作。由於英國官方至今沒有公布任何文件,此事仍是二戰史上最大謎團之一。


晚上來皇后劇院看《悲慘世界》!《悲慘世界》(Les Misérables,早年譯為孤星淚)的音樂劇,改編自雨果的同名小說,1980年在巴黎首演,英語版則首演於1985年。儘管評論家們毒舌紛紛,但戲院那裡則一下就把三個月的票賣光了...

此劇受歡迎的程度歷久不衰,2004年後移至皇后劇院演出。2006年10月7日,它成為倫敦西區上演時間最長的音樂劇,當晚一位超級粉絲入場觀看了她個人的第740刷...更多冷知識:http://www.bbc.com/news/entertainment-arts-11437196


故事內容不多說了,就講講對音樂劇的感想吧。本來覺得隔得有些遠,跟能夠近拍的電影相比,是不是效果會差一些?但劇場效果比我預想地要好很多。我想差別在於,觀眾在劇場裡既能夠總覽整個佈景,也可以隨時注意任何一個細節。相較之下,電影鏡頭的視角較窄,而影像內容是全由導演決定的。這樣看來,只要在佈景與情緒表達等方面足夠堅強,劇場其實更能給人身歷其境的感受,更能讓人融入角色。

台上地板可以旋轉,主角逆著旋轉方向走時,儘管位置沒有變化,卻能夠傳達時間或空間的推進感。當其他角色在近處或遠處,觀眾也能立刻知道那是主角遇見的人事物。我想這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,也的確顯示出了非凡的效果來。


2018.3.7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