催生彩色玻璃的島嶼:義大利威尼斯(三) 玻璃島與彩色島

催生彩色玻璃的島嶼:
義大利威尼斯(三)  玻璃島與彩色島

今天前往威尼斯的兩個外島:一是穆拉諾(Murano),俗稱玻璃島,此島上有傳統玻璃工業與許多製品;二是布拉諾(Burano),俗稱彩色島,因島上有許多鮮艷色彩的房子而得名。由於水上巴士的單程票實在太貴了...許多人會選擇買一日券(24/48/72小時票,分別是20/30/40歐),一天之內外島跑透透,而這也是我們今天的計畫。


貢多拉應該不去外島吧...?據說在每年二月左右的威尼斯面具嘉年華中,許多當地人會回鄉撐貢多拉賺外快。在本島上,賣面具的商店極多,製作也相當精美。

玻璃島和彩色島都是觀光客眾多之處,水上巴士的班次還算不少,十幾分鐘就有一班。其實還有其他島可以去,但路途似乎比較遠。從火車站的Ferrovia碼頭到穆拉諾,以及從穆拉諾布拉諾,船行時間都約半小時,從布拉諾回本島則要快一小時。


威尼斯潟湖(Laguna di Venezia),是亞得里亞海北端的一個潟湖。是地中海區域內最大的濕地。威尼斯島正是位於此湖之中,風平浪靜,易守難攻。十五世紀由於顎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威脅,加上地理大發現,美洲的貨品主要在大西洋沿岸上陸,威尼斯的商業版圖開始式微,但靠著地利之便猶能守成。直到拿破崙橫掃歐洲,威尼斯共和國才正式畫下句點,1866年時則正式歸於義大利治下。

在去外島的水路上,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屋子,
要出門非行船不可。


來到了玻璃島Murano。穆拉諾早在西元前六世紀就已被羅馬人佔據,後來做為漁港與鹽產地逐漸繁榮。1291年,由於玻璃工業容易引起火災,政府強制要求本島的工匠全部移居穆拉諾。到了16世紀初,工匠在玻璃中加入金屬化合物,發展出彩色玻璃的技術,鮮豔的藍色、紅色與多色,使得穆拉諾在17、18世紀時成為全歐洲最重要的玻璃生產中心。


出碼頭往前走沒多久,就可以看到玻璃工廠,可以免費參觀製作過程。當然,旁邊有販賣玻璃製品的商店,有些做工相當精美,但價格也都不便宜啊。


走到玻璃工廠後方,這裡似乎是個住宅區?


這裡想必也是老工廠或老倉庫吧,紅磚上頗有歲月的痕跡。
四週空寂無聲,有種時間凝固的感覺。


在玻璃島上吃午餐,盤子泛著奇妙色澤,似乎也是玻璃製品。蕃茄風味的義大利麵(pasta),用了大量的橄欖油來包覆麵體,醬汁量其實並不多,但已經相當夠味了。

味道濃郁的燉飯,起司調味混合了蝦子、淡菜等海鮮,
非常有飽足感。


吃完飯後,就到碼頭等船,來到彩色島Burano。除了漁業以外,這座島上也有蕾絲紡織,在路旁小店可以看到不少。


彩色房子的起源有兩說:一是當地人怕起濃霧時找不到自己的房子,於是塗上鮮豔色彩;二是黑死病流行時,被傳染的居民用熟石灰塗在牆上消毒,為了表示區別,未被傳染的居民就把房子塗成彩色。這一傳統延續到現在,或許是為了觀光,據說政府還會補助居民塗彩。


島上遊客眾多,到處都有人在拍照...六月海邊的陽光非常烈,但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光線。在這島上,幾乎怎麼拍都漂亮。

彩色島給人一種走入童話世界的感覺,但除此之外,好像就只剩逛商店可做了...僅管如此,說它是個拍照打卡的景點,似乎也不盡然。或許在路旁的咖啡店坐上一兩個小時,放空並試著融入那樣的夢幻氛圍裡,才是最佳的享受方式。


坐船回本島,還有一些時間可以逛逛。本島上有一個小市場,早上會有人賣魚,當然也少不了撿便宜的海鷗。


渾身塗成藍色的那兩位,似乎努力想要吸引遊客的注意力...
這是一種廣告行銷的手法嗎?


來到義大利,又正逢夏天,不吃冰淇淋,實在很奇怪。這家suso冰淇淋也小有名氣,不少人在排隊呢。具體口味是什麼,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,只記得白色的是某種堅果,紅色的可能是覆盆子。兩種搭在一起入口,會有種相當特殊的風味。

2017.6.17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