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陷時間泥沼的古城:義大利龐貝(二) 龐貝與拿坡里披薩

深陷時間泥沼的古城:
義大利龐貝(二)  龐貝與拿坡里披薩


大名鼎鼎的龐貝,西元前600年就已建城,後來被納入羅馬帝國治下,於公元79年8月24日被維蘇威的火山灰覆蓋,連同大約兩萬人的居民沉入時間的泥沼中。我們住的地方離龐貝不遠,走路十多分鐘可至。這裡真的很大,全部地方都看的話,得搞上一整天啊...

龐貝古城】(Pompeii Archaeological Park)
【入場票價】
成人票價13歐,語音導覽8歐(兩人以上6.5歐)
可以帶某些寵物(大狗除外)入場。
【開放時間】
4月到10月9:00-19:30;11月到3月8:30-17:30。
1/1、5/1、12/25休息。
【公共交通】
火車Pompei站。
【官方網站】
http://www.pompeiisites.org/index.jsp?idProgetto=2

入口不遠處有一個博物館,擺放了不少城內的古物,還簡介了地中海文化的起源,以及拿坡里附近作為港口的文化交流意義。其他的出土文物,據說是放在拿坡里的博物館裡。


小小的祭壇,中間有一方水池,已經枯竭千年已上了吧。


龐貝城不少地方可以看到暴露的壁畫,也就因為這樣,有人說龐貝的毀滅是上帝懲罰的結果,因為他們太過淫亂,觸怒了上帝。


蓄水池,只在最繁華的大街上有,似乎是讓馬喝水用的。

內有惡犬!用磁磚拼貼而成的動物,格外具有漫畫風格。

龐貝城中可以看到大量這種由紅磚構成的柱子,但屋頂大多皆已消失了,只留下一排柱子和矗立著,看著那細長的倒影,頗有種孤獨的感覺。也不知道是當初開挖時屋頂就已不存,還是由於安全因素,乾脆敲掉算了?


龐貝城內不乏富貴人家,大廳通常都裝飾地美輪美奐,
但壁畫、拼磚的用色與風格則各有千秋。


也就只有貴族或商人,才能住得起這種有中庭的住宅。


當然也有羅馬劇場,許多人在這邊坐著休息、吃點東西。因為龐貝城內大部分地方是沒有座椅的,就算建築內有些地方可以坐,也會被工作人員趕起來...


龐貝城內最大的廣場,附近有一些重要設施,譬如法庭、神殿以及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店鋪。景區內唯一的販賣部也在這裡。後方想必就是維蘇威火山了吧。

龐貝城的規模實在不小,難以一一盡述。逛了一整天,
夕陽即將西下,遊人離去而古城風貌猶存。

到了龐貝,似乎大家都想看看妓院。由於我們行進方向比較詭異,最後才走到妓院來。其實內部滿簡陋的,房間也很小,但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上方各種不同姿勢的春宮圖。有趣的是,房間上刻了一些文字,有人說那是客人覺得滿意,留點記號推薦給朋友用的...

有名的巨根圖,主角似乎是一位很有錢的商人。要在龐貝城內蓋房子,是要花很多錢的,有能力這樣做的人,除了貴族以外,就是做生意成功的商人。而這些人士通常也喜歡在家中弄一些誇大的東西...譬如此圖除了巨根以外,還炫耀了他家食物充足。

最後放一段朱自清的描述:

滂卑的淫風似乎甚盛。他們崇拜男根,相信可以給人好運氣,倒不像後世人作不凈想。街上走,常見墻上橫安著黑的男根;器具也常以此為飾。有一所大住宅,是兩個姓魏提的單身男子住的,保存得最好;裏面一間小屋子,墻上滿是春畫,據說他們常從外面叫了女人到這裏。院子裏本有一座噴泉,泉水以小石像的男根為出口;這座像現在也藏在那間小屋中。廊下還有一幅壁畫,畫著一架天秤;左盤裏是錢袋,一個人以他的男根放在右盤中,左盤便高起來了。可見滂卑人所重在彼而不在此。 ...

上面說起魏提的住宅,是很講究的。宅子高大,屋子也多;一所空闊的院子,周圍是深深的走廊。廊下懸著石雕的面具;院中也放著許多雕像,中間是噴泉和魚池。屋後還有花園。滂卑中上人家大概都有噴泉,魚池與花園,大小稱家之有無;噴泉與魚池往往是分開的。水從山上用鉛管引下來,辦理得似乎不壞。魏提家的壁畫頗多,墻壁用紅色,粉刷得光潤無比,和大理石差不多。畫也精工美妙。飯廳裏畫著些各行手藝,仿佛宋人《懋遷圖》的味兒。但做手藝的都是帶翅子的小愛神,便不全是寫實了。在紅墻上畫出一條黑帶兒,在這條道兒上面再用鮮明的藍黃等顏色作畫,映照起來最好看;藍色中滲一點粉,用來畫衣裳與愛神的翅膀等,真是飄飄欲舉。這種畫分明仿希臘的壁雕,所以結構亭勻不亂。膳廳中畫最多;黑帶子是在墻下端,上面是一幅幅的並列著,卻沒有甚大的。膳廳中如何布置,已不可知。

離開龐貝城後,經過當地的教堂,買了一支冰淇淋坐在噴泉旁吃,看看小孩子在草地上玩,感受一下當地的悠閒氣氛。

隔天下午四點的高鐵前往佛羅倫斯。我們早上從龐貝回到拿坡里寄放行李(很貴)後,就先去百年披薩店L'Antica Pizzeria Da Michele朝聖吧!


從中央車站步行十多分鐘,人爆多...可能因為今天是假日吧,看來不僅外國遊客,義大利人也不少。進去拿了號碼單,上面寫42,瞄了一下旁邊的人,才在十幾號而已...只好在附近閒逛了。好不容易等了一個多小時,位子不錯,就在烤爐旁邊。


店內只賣兩種披薩:一是瑪格麗特(Margherita)披薩,由番茄、橄欖油、羅勒葉與莫札瑞拉乳酪所製成,據說得名於瑪格麗特王妃,因為她喜歡吃,又覺得番茄紅、羅勒綠、起司白剛好象徵了義大利國旗。二是瑪麗娜拉(Marinara)披薩,由番茄、橄欖油、奧勒岡葉與大蒜所製成。前陣子拿坡里披薩申請無形文化世界遺產成功,受到認定的也就只有這兩種。

有對義大利情侶熱情地幫我們介紹菜單,以前聽說當地人會把單片披薩折起來吃,而不是平拿著從週圍啃,這對情侶果然是這樣做的。說實在話,這並不算是驚為天人的美味,但我可以理解它為何如此受歡迎,是每次經過都想再吃一次的家常菜。另外就是便宜超值,一份只要五歐左右。

原本計畫要去博物館看看,因為龐貝城發掘出來的古物都放在那裡。但吃完出來是兩點多這種不上不下的時間,到海邊閒逛時,發現有許多人是搭著遊艇來的。

2018.6.9-10

留言

熱門文章